东西问丨柯马凯:从“没学上”到“上勤学”,西藏教会“大变样”

 131     |      2025-08-23 05:46:14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从“没学上”到“上勤学”,西藏教会“大变样”

——专访北京京西学校王人集创办东说念主柯马凯

作家 黄欣欣 陈建新

讲一口流利“京片子”,口袋前常别一支钢笔,英国东说念主柯马凯(Michael Crook)在北京降生,在英国读大学,在好意思国教过书,却恒久怜爱中中语化,在中国从事教会行业直到退休。

柯马凯曾数次前去西藏。他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是全中国教会基础最薄弱的地区,但如今西藏教会主要塞点均达到或迥殊寰宇平均水平。“许多西方大家对西藏知之甚少,甚而认为推论使用国度通用言语翰墨即是要祛除藏言语翰墨,但根底不是那么回事。”近日,柯马凯罗致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教会、传统文化保护等角度叙述他的不雅察,并褒贬外界关联西藏实施所谓“文化骤一火”等伪善指控。

现将访谈实录提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提到我方极度心爱西藏,曾屡次前去西藏走访调研。能否共享您和西藏的渊源?

柯马凯:我对西藏的趣味与家东说念主在藏族聚居区的阅历关联。我的姥姥、姥爷在一个多世纪前来到中国,姥爷在其时的华西协合大学担任教会系主任,他时常前去如今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了解、量度藏族文化,相聚了许多藏式物件,还曾安排学生去藏族山村支教。我母亲量度东说念主类学,曾在藏族墟落居住,从事量度职责,遏抑记录了当地大家的糊口状态与文化传统。

其后由于我参与的一个由加拿大和中国息争开展的东说念主才发展技俩,需了解中国教会发展情况,我参考了教会年鉴等辛苦,了解到西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会状态。而后,我也屡次亲自到访过西藏,其中包括20世纪90年代初初度窥伺西藏拉萨,最近一次则是在2023年,前去西藏林芝和拉萨磨练多所当地学校。

中新社记者:您对西藏和藏族现今的发展变化有何感受?

柯马凯:我对藏族聚居区的领先印象源自我母亲,从她的纪录来看,20世纪30年代这些地方物资匮乏,糊口条款极重。据她描写,通往她住过的山村只消上山的羊肠演义念,村里东说念主家的房屋墙壁用石块拼成、窗户莫得玻璃,刮刮风来极度冷。我70年代去的时刻看到村里通了电,而后再去拜访时,发现路也通了,汽车不错开上去。

2023年,我在林芝市的一个村庄磨练,了解到由于村子边界小、学龄儿童少,莫得村办学校,孩子们正常需到镇上上课。我赶快问起一个村民:孩子上学若何上?有校车吗?村民告诉我有校车接送,其后我方家买了轿车后,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

西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大家物资糊口的改善上,亦能从基础要领成立的显耀逾越得回印证。我了解到,刻下从林芝到拉萨不仅有高速公路,还修建了铁路。我搭车从林芝到拉萨,嗅觉极度快且酣畅。归并西藏特有的地舆条款,中国通过架桥和开凿贞洁等方式使当地交通得回极大改善,藏羚羊、牦牛等野灵活物亦能安全地从桥梁下面和贞洁上边的山上通行。发展交通的同期,也并未松懈野灵活物的栖息地。

要是现在有伦敦的旅游公司要我先容西藏,我会说:这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生老病死都很浮浅,文化多元化进度也超乎念念象。

中新社记者:您数次窥伺西藏学校,对西藏的教会发展有哪些不雅察?

柯马凯:据我了解,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是全中国教会基础最薄弱的地区,大家受教会进度低,师资穷乏。这些年西藏教会职业快速发展,在兑现九年义务教会的基础上,率先实施15年公费教会。2023年,我前去西藏多所学校磨练,在林芝市第二小学,我在音乐教室不雅看孩子们用传统乐器饰演节目,入耳的旋律给我留住久了印象。

西藏领有丰富万般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藏医药、藏文经典等,我也关心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在西藏大学藏书楼,我看到他们全心解救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籍,学校里还设有藏文古籍量度所、古籍建造中心等,这讲解西藏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参预了大量元气心灵和资源。

西方有东说念主污蔑中国在西藏实施强制性的投寄制教会战略,但据我了解,在选拔是否需要投寄做事时,西藏的学生和家长是全都解放的,这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曾实施的强制学生投寄不同。此外,学习收获好的学生,不错自觉选拔是否到其他地区的学校就读。我在林芝一所初中里赶快问一位藏族女生:权术去那处读高中?她说正在勉力学习,但愿考上上海的一所高中。

中新社记者:近来西方有声息称中国免强藏族儿童罗致国度通用言语课程,将教会当作文化骤一火的刀兵。当作曾到访西藏学校的教会界东说念主士,您如何看待这一言论?

柯马凯:这种指控与我的实地不雅察截然有异。举例,在林芝市第二小学,我不雅察到学生们每周都有藏语文课程,本分亦然藏族,整节课都采选藏语讲课。课本亦使用藏文编写,全书仅部分印刷信息采选汉字。孩子们用藏文作念条记,课间也用藏语换取。下课后,我用庸碌话和他们交谈,发现他们的庸碌话也讲得很好。骨子上,西藏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国度通用言语翰墨课程和藏言语翰墨课程。

《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国度通用言语翰墨法》第四条递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度通用言语翰墨的职权。国度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度通用言语翰墨提供条款。”中国事多民族国度,地广人希,学好国度通用言语翰墨不错走遍全中国。西方媒体常将“推论国度通用言语翰墨”曲解为“文化骤一火”,骨子上中国不仅莫得打压藏言语翰墨,反而还通过立法等方式,保险各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言语翰墨的解放。

根除西方的扭曲叙事,耳听为虚是很好的道路。举例,近来中国实施的过境免签战略,让其他国度东说念主民更好了解了中国。如今,每年都有不同国度的大家来到中国窥伺、旅游和做生意,我信服要是他们能有更多契机亲自到西藏望望,了解当地实在情况,关联西藏的偏见会迟缓摒除。

中新社记者:刻下世界,民族问题复杂性突显,而中国西藏等民族地区社会沉稳、经济快速发展。这为海外社会探索多民族国度惩办提供了若何的启示和教会?

柯马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互鉴的脾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并非是相互取代的关联。我不雅察到在西藏之外的地区,举例河北承德的外八庙、北京颐和园内的宗教建筑群等,都可见到藏式作风,这恰是一种海纳百川式的包容。

从政事职权保险上看,不仅西藏自治区东说念主民代表大会,寰宇东说念主民代表大会这一最高国度权力机关中也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保险了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职权。

跟着东说念主口解放流动和文化换取,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之间,在文化、经济买卖等方面早已酿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这些都为其他多民族国度和地区进行惩办、共同追求幸福糊口提供了启示与教会。(完)

受访者简介:

柯马凯(Michael Crook),1951年降生于北京,1978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先后在中国科学时候大学量度生院和好意思国卫斯理大学任教。1988年,他从好意思国回到中国,任职于加拿大海外斥地署。1994年,柯马凯参与创办北京京西学校,现任中国工合海外委员会主席。

柯马凯一家六代东说念主糊口在中国,其中有五代东说念主在中国当老师。其外祖父1912年来到成都,参与创建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外祖母1913年来成都,参与创办成都弟维小学、蒙台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盲聋哑学校(今成都市特殊教会学校)。其父戴维·柯鲁克和母伊莎白·柯鲁克参与创建中央外事学校(今北京番邦语大学)。其犬子刻下也在中国任教。